2024年我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大国粮仓千亿产能的背后离不开农业科技这一动能。近年来,由天美麻花星空视频mv水稻栽培团队研发、连续两年入选农业农村部十大引领农业技术的机插缓混一次施肥技术,通过轻简、高产、绿色的技术集成和示范推广,在江苏、安徽等水稻主产区年推广应用超600万亩,并在江苏如东创下了水稻单产常年稳定在700公斤以上、亩产值2000元以上的亮眼成绩单。
让我们跟随基层农机推广部门和农场大户,一起来看新技术在江苏推广的样本式经验。
技术应用如何落到“田”?
“施肥量大、农户觉得肥料贵”“有的地区都是请人插秧,田间管理不到位,农户对新技术没法管、看不住”“肥料包对长度大的农田机器不太适用”……2024年12月,如东所在的南通市举行水稻机插缓混一次施肥技术研讨会,来自其他县市的大户和农场主现场交流了推广中的困惑。“这些并不是技术本身的瓶颈,而是推广中不能把技术要点落实到位。”南通市作物栽培技术指导郁伟点出症结。
如东海青粮食种植家庭农场主王海青是最早示范应用该项技术的农户之一,积累了6年的试验示范经验,全国、全省水稻机插缓混一次施肥技术现场会都在他经营的家庭农场召开。海青根据自己在技术运用中的经验,对上述问题一一破解。
海青表示,机插缓混一次性施肥技术的最大特点,就是一生只施一次肥,不同颜色的肥料包衣,犹如不同节点的定时器,在水稻生长的关键阶段分期释放,一次就能管一生。相比常规一生4次施肥、减少了3次,每亩节约人工成本30元以上,从水稻生长全周期的投入来看,是实实在在的节本省力。如东县作物栽培指导站站长於永杰根据多年的技术指导经验,指出还草质量、肥料选用、农机效力这3大影响技术落地的瓶颈。
天美麻花星空视频mv水稻栽培团队教授李刚华表示,经过多年的技术推广和田间应用,该成果集成了多项技术要点,包括缓混肥的选用、机插侧深施肥、精确诊断穗肥、精确灌溉技术在内的4项核心技术,以及精确整地技术、集中壮秧培育技术、绿色防控技术在内的3个配套技术,在生产应用中需要打好组合拳。
李刚华说,推广中各地应用效益的差异,一方面来自核心技术的不掌握、不精确,另一方面就是忽略了配套技术,这些都会影响到技术的真正落地。
推广示范如何通堵点?
到底是哪些关键卡口的把握打通了技术推广示范的堵点,这样的模式在别的地方是否具有可复制、可推广的价值?
“我们以一个点带动一个片”,於永杰介绍,经过6年的探索,如东按照“能否减肥增效、为何能减肥增效、如何更科学减肥增效、集成配套加速推广”的技术轨迹,先后开展了机插缓混一次性施肥氮肥减量施用、肥料运筹、大区示范、核心方展示、不同缓混肥品种选用、配套技术完善及观摩培训等循序渐进的推广过程。
专业出身的他,习惯用数据来说话。先试验技术能否减肥增效、再探索为何能减肥增效。
“干我们这一行,首先要对技术了然于心。”於永杰拿到技术后,先是菜单式、手把手地跟进指导,细化到每个环节,在水稻生长的关键节点,天天都去田里看,哪里水多了、哪里肥不够,带着大户干、做给农民看。
就这样,作栽站的他和农场主海青结成了对子,试验示范区水稻叶色变化,肥料释放动态,试验苗情、产量结构都亲自测查。同时,他还利用水稻高质高效创建项目实施管理过程,对每年新发展机械用户的肥料施用情况都逐一建档,并分类踏田跟踪调查。
在如东,每年要召开3次以上的现场观摩与集中技术培训,季前、拔节期、成熟期各召开一次机插缓混一次性施肥核心方观摩与集中技术培训。
“思想引领、技术为先。”在郁伟看来,一项新技术的顺利推广,首先要靠推广部门的意识到位。其次,以项目为引导,土肥、农机、农技部门需要协同推进、优化融合。
“一次轻简施肥、一生精准供肥。”郁伟告诉记者,自己对于这项技术的信心一方面来自其先进的栽培理念,精确定量、可对照操作的技术要点,有所谓“一顿水稻营养餐、不同周期定时释放”,以及依托农机的“一刮、一放、一填”的自动施肥术,拖个槽、撒点肥、把土肥。
另一方面就是实打实的田间成效,丰产高效、提质增效、生态环保。在如东,自推广运用这一技术以来,平均增产5%,氮肥施用量降低15%,每亩平均节本增效100元左右,稻田碳排放降低40%,下雨了肥料也不会被冲掉,有效降低了面源污染。
“这是农户们能看到的实实在在的效益。”郁伟说。
目前,如东年新增机插侧深施肥装置150台左右,作业量25万亩,有大户提出计划在小麦上尝试应用该技术。
专家团队技术实、基层农技部门信心足、推广专家亲自带、政策助力农户干,这或许就是机插缓混一次施肥技术在如东落地开花的秘籍,也成就了“苏湖熟、天下足”,高校科技领跑、校地协同并推、“四良融合”助力高产的佳话。
【江苏科技报】千亿产能南农方案:机插缓混一次施肥技术的样本经验
原文链接:丑迟迟辫://飞飞飞.箩蝉办箩产.肠辞尘:8081/虫辫补辫别谤/苍别飞蝉/136522/149562/167010-1.蝉丑迟尘濒
阅读次数:11
【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